《總編輯的話》
文。郭奕伶
四十年前的台灣,有一個鄉下老闆為了想讓員工安心上班,把當年獲利的一○%,拿來設立托兒所。即便是現在,很多企業每年分配給員工的盈餘都不超過五%,何況是在一九七九年。這決定,算氣魄!
這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,如今營收突破六百億,員工從一千人擴大到十二萬人,當時的幼稚園寶寶已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。「你對他們(員工)越好,他們越拚,我沒有辦法阻止!」這老闆笑說,每年訂單多到做不完,每個月利潤都比去年多。今年,這公司股價默默突破兩百元。
不只對員工用心,他視研發如命根。一九八七年新台幣大升值,兩千多家同業連根拔起、出走中國,這老闆卻堅持把研發留在台灣,還極力遊說大客戶把研發中心設在台灣。它當時投入研發的金額高達營收的七%,至今,還有三%,遠高於許多科技業者。
這,是豐泰的故事。因為它,Nike亞洲第一個研發中心在台灣,全球第一雙氣墊鞋、第一個針織鞋款、今年上市的自動綁帶籃球鞋⋯⋯,都出自台灣的斗六小鎮。也因為它,全球製鞋產業鏈有八五%產值,牢牢掌握在台灣的商人手中。
「我擔心有一天醒來,Nike是龐然巨物,而豐泰只是一個蘿蔔,永遠不是平等的買賣雙方。」這是豐泰創辦人王秋雄三十年前的擔心,因此,他打造了一個研發至上的企業,讓台灣可以掐住國際製鞋產業的咽喉。
策略,來自取捨;為了技術領先,王秋雄放棄高成長路線;八%,是他精算過的可行方程式。相對其他公司動輒三成、翻倍的成長,他選擇小而美策略,在他的棋盤中,在地社會責任、對人才的照顧,都是策略底線。因此,豐泰帶給台灣這塊土地的,是就業、是稅收、是搶不走的全球競爭力。
大巨人還是小蘿蔔,從一開始,格局就定下來了。中美大戰下,台商大回流,政府大手筆祭出補貼。藉由豐泰的故事,我想問的是,對原來根留台灣的企業,什麼樣的補貼才公平、才不會反淘汰?政策重點應該放在看得見的補貼,還是無形的法令鬆綁?政府的選擇,決定了台灣的命運:巨人,或者蘿蔔。
這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,如今營收突破六百億,員工從一千人擴大到十二萬人,當時的幼稚園寶寶已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。「你對他們(員工)越好,他們越拚,我沒有辦法阻止!」這老闆笑說,每年訂單多到做不完,每個月利潤都比去年多。今年,這公司股價默默突破兩百元。
不只對員工用心,他視研發如命根。一九八七年新台幣大升值,兩千多家同業連根拔起、出走中國,這老闆卻堅持把研發留在台灣,還極力遊說大客戶把研發中心設在台灣。它當時投入研發的金額高達營收的七%,至今,還有三%,遠高於許多科技業者。
這,是豐泰的故事。因為它,Nike亞洲第一個研發中心在台灣,全球第一雙氣墊鞋、第一個針織鞋款、今年上市的自動綁帶籃球鞋⋯⋯,都出自台灣的斗六小鎮。也因為它,全球製鞋產業鏈有八五%產值,牢牢掌握在台灣的商人手中。
「我擔心有一天醒來,Nike是龐然巨物,而豐泰只是一個蘿蔔,永遠不是平等的買賣雙方。」這是豐泰創辦人王秋雄三十年前的擔心,因此,他打造了一個研發至上的企業,讓台灣可以掐住國際製鞋產業的咽喉。
策略,來自取捨;為了技術領先,王秋雄放棄高成長路線;八%,是他精算過的可行方程式。相對其他公司動輒三成、翻倍的成長,他選擇小而美策略,在他的棋盤中,在地社會責任、對人才的照顧,都是策略底線。因此,豐泰帶給台灣這塊土地的,是就業、是稅收、是搶不走的全球競爭力。
大巨人還是小蘿蔔,從一開始,格局就定下來了。中美大戰下,台商大回流,政府大手筆祭出補貼。藉由豐泰的故事,我想問的是,對原來根留台灣的企業,什麼樣的補貼才公平、才不會反淘汰?政策重點應該放在看得見的補貼,還是無形的法令鬆綁?政府的選擇,決定了台灣的命運:巨人,或者蘿蔔。
【2019-05-16/商業周刊/1644期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